为什么说香蕉是水果界的“唢呐”?

2024-3-13 9:50:21 新闻来源:经济网

  香蕉,一种单吃很无聊,混吃很霸道的水果。

  不管是什么水果,也不管有几种水果,只要和香蕉搭配在一起做成食物,这个食物就会充斥着浓郁的香蕉味。有网友调侃道,香蕉是水果界的“东北话”和“唢呐”,只要有香蕉的存在,那么其他水果就都成了陪衬。

  为什么香蕉的味道如此“不可撼动”?

  “香蕉味”是什么味

  我们闻到的水果香气实际上是果实的挥发性芳香物质,根据人对不同化学结构的香气成分的感官效果,水果香气可分为果香型、甜香型、清香型、辛香型、木香型、醛香型等。香蕉就是典型的果香型水果,国内外学者从香蕉果肉中鉴定出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多达 230 多种。

  

  图/参考资料[5])

  但是香蕉味浓是因为其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复杂吗?

  其实不然。

  多数挥发性物质虽然在果实中含量较多,但不能被人的嗅觉所感知。构成水果主要香气的只有一小部分香气化合物,也就是关键香气化合物,这部分含量越高,果实的风味越浓郁。具体说来,主要有酯类、醇类、醛类、萜类和挥发性酚类物质等。

  我们先来看看香蕉的主要香气成分。

  2021年发布的《基于GC-MS的不同香蕉品种果实香气品质分析》一文从7个品种香蕉果实中共检测到48种挥发性香气物质,其中酯类物质24种,羰基化合物9种,另有若干醇类、酸类和酚类等其他类化合物。

  

  (图/参考资料[1])

  研究显示,酯类物质是构成香蕉果实香气物质的主要成分,相对含量占香气物质总含量的 33.51%~72.66% ,其关键组分是乙酸异戊酯、异丁酸异戊酯、丁酸丁酯和己酸乙酯等黄熟香蕉的特征香气物质。我们闻到的“香蕉味”,主要成分是乙酸异戊酯,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水果甜香气,是成熟香蕉果肉的典型香气成分。

  了解了香蕉气味的成分,它的香气强度如何,还需参考香气值。

  香气值是挥发性物质的浓度与其阈值之比(香气值=香味物质的浓度/阈值),可以看出,阈值越小香气越强,阈值越大香气越弱。

  而在香蕉中,含量较大且香气阈值较小的物质恰恰是它的香气代表酯类物质。

  以香料在水中的香气阈值数据来看,香蕉的主要香气成分乙酸异戊酯的气味阈值为2ug/L,梨的主要香气成分戊醛的气味阈值为12ug/L~42ug/L不等,苹果主要香气成分乙酸丁酯的气味阈值则达到66ug/L。

  也就是说,只要一点点香蕉,人们就能感知到香蕉味,而苹果、梨等水果要想达到同样的效果,得加好几倍于香蕉的量。

  这也可以部分解释,为什么只要一点点香蕉,它的“存在感”就如此强。

  霸道的“香蕉味”

  那为什么香蕉和其他水果融合时,仍能以一己之力盖过别的水果香呢?

  首先,和它自身的实力有关。热带水果大都皮厚、果核大且有浓烈的气味,比如榴莲和椰子就是典型的皮厚果大类型水果,菠萝蜜、木瓜、香蕉、榴莲属于具有浓烈气味的一类。单拿气味来说,温带产的苹果、梨子、草莓等水果在气味浓郁的香蕉面前就是妥妥的“小清新”。

  也就是说,就算其他水果的“清新味道”单独存在时能被感知到,但和香蕉混合在一起后,就会被“重口味”的香蕉压制住。

  其次,食物整体的香气并不是所有香气成分的简单加和,而是通过复杂协同作用最终形成的。这个过程又可以分为宏观层面的香气分子混合后的物理化学作用、微观层面的嗅觉与味觉的交互作用。

  先来说宏观层面。

  香气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与水果主要香气物质的成分浓度有关。低浓度或者中等浓度时,香气成分之间更容易表现为协同或者加成作用;高浓度时,香气成分之间往往具有掩盖、抑制作用。

  

  (图/参考资料[8])

  从表中可以看出香蕉的主要香气成分浓度都比较高,假设多种水果混合,如果存在某种具有高浓度香气的水果,那么高浓度水果的香气往往就会掩盖低浓度水果的香气。

  再来看微观层面。

  我们对食物味道的判断,来自于嗅觉与味觉的交互作用。耶鲁大学神经科学教授Shepherd认为,味觉感知是人类最复杂的行为之一,它涉及几乎所有的感官,尤其是嗅觉感知,嗅觉通路产生的气味图像参与了味觉感知的形成。从生理角度来说,嗅觉和味觉受体以及通向大脑的神经通路是分开的,但食物经口腔咀嚼等加工过程感知的风味,是气味与滋味物质的共同作用并经大脑识别所产生的。

  这种香气影响味觉感知变化被称作“气味诱导的味道感知变化”。也就是说,气味可以增强味觉的感知强度,这是嗅觉与味觉间跨模态感知交互作用的结果。

  香蕉与其他水果融合后我们首先闻到浓浓的香蕉味,即便还没吃,我们的大脑就已经确定了“香蕉味”这种嗅觉感知。当我们进食的时候,香蕉中的非挥发性化学物质会溶解在唾液中,并激活口腔中的味觉受体,挥发性化学物质经咽喉后部逆作用再次激活嗅觉受体,于是嗅觉和味觉的化学感应系统同时激活,整合后产生了“香蕉味”的感知体验。

  

  (图/pexels)

  所以挥之不去的浓郁香蕉味刺激了我们的嗅觉,从而影响我们的味觉,让人感觉就是在吃一款香蕉味的东西,即便还有其他水果,因为香气不足以刺激嗅觉,吃起来自然也就没什么存在感了。

  其他霸道水果

  除了香蕉,还有没有什么水果如此“霸道”呢?

  有人提出,“水果之王”榴莲的气味也足以统领其他水果,而这可能源于我们对榴莲气味浓烈的固有印象。

  榴莲果肉的挥发性成分以含硫化合物为主,主要为二烯丙基三硫醚(26.83%)、二烯丙基二硫醚(10.8%)和二烯丙基四硫醚(5.48%)等。榴莲中含硫化合物的阈值很低 ,所以对香气的 贡献非常大 ,加之这类含硫化合物有独特臭味,所以榴莲果肉气味才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。

  

  (图/pexels)

  同时,榴莲果实的成分还有棕榈酸、棕榈酸甲酯、油酸乙酯等有机化合物以及部分烯、炔、 醇、醛、酸及酸酐类化合物。这些挥发性化学成分一起构成榴莲果实完熟时独特的香气,既有浓烈的果味,又有强烈的洋葱味。

  榴莲气味的特殊性已经足以让摆在它旁边的其他水果香气“隐身”,这也得益于它含香成分较低的阈值,比如榴莲特有“臭味”的主要来源之一甲硫醇的阈值只有0.2ug/kg。因而榴莲和其他水果混合后出现如香蕉一般的魔力,也不奇怪。

  至于香蕉和榴莲混合之后香蕉味能否继续占领第一,那就有待各位勇士的尝试了。

  [1]赵明,邹瑜,何海旺,武鹏,龙芳.基于GC-MS的不同香蕉品种果实香气品质分析[J].西南农业学报,2021,34(05):964-970.

  [2]朱虹,陈玉芬,李雪萍,李军,韩冬芳,陈维信.顶空固相微萃取气-质联用分析香蕉的香气成分[J].园艺学报,2007(02):485-488.

  [3]乜兰春,孙建设,黄瑞虹.果实香气形成及其影响因素[J].植物学通报,2004(05):631-637.

  [4]田怀香,郑国茂,于海燕,陈臣,娄新曼.气味与滋味间相互作用对食品风味感知影响研究进展[J].食品科学,2023,44(09):259-269.

  [5]黎源.两个香蕉品种果实香气物质研究[D].江西:江西农业大学,2014.

  [6]梁水连,吕岱竹,马晨,相坛坛,周佳.‘桂蕉1号’香蕉成熟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和香气特征分析[J].食品工业科技,2021,41(14):99-106.

  [7]张博,李书倩,辛广,李铁纯,吴娇.金枕榴莲果实各部位挥发性物质成分 GC/MS 分析[J].食品研究与开发,2012,33(01):130-134.

  [8]杨斌,高工.香蕉特征香气成分分析及对甜味感知的影响[D].上海:上海应用技术大学,2021.



美图


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﹑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北京经济网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。
编辑QQ:2383424132 电话13681102741
Copyright © 2000-2013 www.jingjj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