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决战脱贫攻坚之年。为深入宣传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成效,即日起,本报联合市扶贫办开设《图说脱贫攻坚》专栏,将目光对准贫困群众的生活变化、贫困村的发展进步、扶贫干部的工作细节等,用照片、视频等形式记录我市脱贫攻坚成果。
“俺村土地薄,庄稼收成少,后来土地流转俺有了租金收入,家的危房也改造了,这都得感谢党的好政策!现在村里发展旅游业,建设了民宿项目,我当上了保洁员,用自己的双手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儿,也算为村里发展旅游业作些贡献。”4月2日,在鹤山区姬家山乡西顶村,脱贫户齐迷菊笑着对记者说。
西顶村驻村第一书记王金宇介绍,齐迷菊在2016年被认定为贫困户,享受到了健康扶贫、危房改造等政策,解决了看病和住房问题;同时,通过土地流转、光伏发电、到户增收等项目,齐迷菊每年增收6000多元,2017年年底实现了脱贫。
西顶村位于鹤山区姬家山乡西部山区,属深度贫困村,2018年年底顺利“摘帽”。
近年来,西顶村利用自身独特的自然风光优势,全力发展乡村旅游,吸纳西顶村及周边村40余名村民就业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20名,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。因为游客不断,西顶村民的香椿、蒲公英、红薯面、小米等成了紧俏货。
据介绍,西顶村还谋划了道路拓宽、温室种植、休闲采摘、民宿提升等多个项目,计划把西顶打造成具有北方特色的人文古村落典范。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