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诉孩子:“输得起”比赢更重要

2018-4-3 12:03:13 新闻来源:中国消费网

 我那刚上幼儿园小班的女儿心心最近回家嘴里总冒一个词——「第一名」!这个词我可从来没跟她说过,想必是和她的幼儿园生活有关系。

  我忍不住「八卦」:「心心,你在班里干什么能得第一名呀?英语?」

  「不是的……」

  「那拍球?」我想到她近期在家的「勤拍猛练」。

  「也不是的,妈妈。」她声音明显小了一些。

  突然,她眼睛亮了起来,兴奋得语速都加快了:「妈妈,我喝水第一名!我每次都咕噜咕噜咕噜地喝,我都第一名喝完!」说着,她还演示起来。

  哎呀,真是很不容易啊我的姑娘,为娘心疼你半秒……

  心心爸在一边听到了,过来抱抱她:「宝宝,喝水不用抢第一,能喝多少就喝多少,别呛着了啊!」可心心完全没有感受到爸爸的那份疼爱,没听进去,一边玩去了。

  又过了段时间,我发现心心对「第一名」这个概念越发魔怔了。不仅仅是她,同在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是。约着一起出来玩,几个小朋友会为什么「洗手第一名」、「选甜甜圈第一名」、「点菜第一名」……争得面红耳赤、大闹脾气。

  心心在家更是霸道。

  比如她为了要得上楼梯第一名,规定我和他爸在下面等着,等她上完了,我们才能上;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,她指定我是小偷,并规定要「原地定住」,活生生地等她来抓。

  诸如此类的「不讲道理」,简直不甚枚举。

  传统幼儿园里,老师为了鼓励小朋友们表现得越来越好,常常会采用「树榜样」、「评第一」这样的方法,我能理解。不可否认,大环境就是这样的。上了学还要排名次呢!

  很多家长们也觉得没什么不好,甚至平日里自己也常这样「激励」孩子。

  他们认为,既然孩子长大不可避免地要卷入竞争的洪流,不如早点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,以此提高其这方面的能力。

  但鼓励「竞争」真的是有必要的吗?

  从短期来看,这似乎是每个人成长所必须面对的。但当我们把时间线拉长来看呢?

  童书妈妈三川玲有篇文章《毕业20年后参加同学聚会,我发现决定人生胜负的5条规律》里很清晰地讨论了这个问题。

  她通过分析同班同学20年后的发展路径,发现真正决定人生胜负的因素并非当时拼死竞争的成绩与学习,而是旺盛的好奇心、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美好高尚的品格。

  她从现实的人生经验中得出的这个结论,心理学家李雪也曾表达过。她举例苹果的成功,并非是与诺基亚竞争的胜出,而是乔布斯跟随内心,将自己喜欢的手机创造了出来的结果。

  回到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来说,鼓励孩子间的竞争不仅没有太大必要,过度强调「竞争」还是极其有害的。

  首先,大前提就错了,在鼓励竞争时,忽视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「个体差异」,找不到个体的闪光点,而是全体奔着一个单一的社会化标准的目标去了。

  其次,「成绩」这一大标准并不完全靠谱。每个人适合的位置、成功的时机都不尽相同。

  那传说中的「别人家的孩子」呢,他们会不会是「竞争」的受益者?

  其实不然,他们明明可以以「更快、更高、更强」的精神挑战自己的,却常被我们这些参照物限制了想象力,变得狭隘与自满,不能成为「乔布斯」那样的高级人物。

  在这场竞争大赛中,真的没有绝对的「赢家」。

  那么,在这样的氛围下,我们该如何智慧地引导孩子规避竞争的害处,同时又提高实力呢?细节决定成败,让我们先从沟通做起!

  1

  经典句式的迭代更新

  我们耳熟能详的1.0版本:

  「你看看人家吃饭多快!」

  「人家作业写得多好!」

  「人家为什么都不害怕呢?」

  「别人怎么就#%@#¥%@……」

  这类说法容易让孩子忽视事情本身,将别人作为比较的标准,还会引起孩子的自卑、嫉妒或者不屑一顾的心理。

  正确的2.0升级版:

  「今天你把饭全部吃完了,没有挑食,这很棒。不过我觉得速度有点慢,明天试试,能不能40分钟以内就把饭吃完?」

  「今天写作业用了2个小时,错了4道题,相比昨天有很大的进步。明天我们看看,时间能不能更加短,又错得更少呢?」

  简而言之,就是正确评价,对事不对人。由此孩子会明确知道该提高的方向,从而更容易关注事情本身,不断挑战自己,更有自信。

  2

  小细节,促使孩子思维升级

  首先看看常用的1.0版本:

  「这次考试得了100分,你真棒!」

  「这么难的拼图都完成了,真聪明!」

  「这次围棋比赛你得了第一名,我就知道你有天赋!」

  而2.0版本是这样的:

  「这次成绩不错,看的出来这都是你最近努力的结果!」

  「这么难的拼图都完成了,妈妈发现你很擅长找规律,并且拼图的先后顺序把握的很好!」

  「这次围棋比赛你得了第一名,看来每天练习半小时还是很起作用。」

  细心的你们或许发现了,1.0版本过于重视结果,孩子们就会非常在乎「输赢」,赢的时候不可一世,输的时候接受不了,没有平常心。

  并且,因常被夸赞「聪明、有天赋」,孩子容易形成「固定型思维」。

  而2.0版本引导孩子从过程中学习,鼓励孩子的努力、习惯与坚持,更有助于孩子形成「成长型思维」。

  斯坦福大学教授Carol Dweck的研究表明,相对于「固定型思维」,拥有「成长型思维」的孩子是「能力渐进论者」,他们更加能从过程中获得乐趣,拥有复原力,并更加重视自己是否从中学到了东西,而非是否通过了考试。

  以上是家长引导孩子追求自身进步,同时又不过度在乎「输赢」的一些基本原则。如果孩子已经对「输赢」格外执着了,就如文章开头出现的这样,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呢?

  答案是:与孩子一起玩游戏。

  《游戏力》的作者科恩博士提到,成人与孩子游戏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,我们可以让孩子赢,在我们这里,孩子能感受到自信,摆脱无力感。

  其实文头的心心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。

  怎么说呢?心心邀请我和她玩上楼梯的游戏,同时她又制定「不平等条约」——我需要等她上去了我再上。

  这正是孩子在游戏这个虚拟世界中疗愈自己的信号,没错,孩子并不会主动跑来告诉你:我觉得自己很笨,总是赢不了别人。

  游戏就是孩子的语言。

  明白了这点,我就将计就计,按照心心的规则,我夸张地演出了一个「失败者」的伤心与不甘。

  在这个游戏反复玩了近一个月之后,心心从最初被我的反应逗笑,到开始安慰我「这不过是一个游戏」、「输了也没什么,下次再加油!」我知道她已经不再执着了。

  果然,又过了段时间,她再也不要求玩这类游戏,也很少再说「我要做第一名」。

  当然,还有一类孩子,情况完全相反:

  他们是同龄人中的「常胜将军」,可是,他们不能接受任何一次小小的失败。

  针对这样的孩子,我们可以和他们玩「输赢」有关的游戏,淡化他们对输赢的在意。

  比如,我们可以玩「掷硬币」的游戏,硬币正面朝上代表「赢」,反之为「输」。

  游戏的重点在于双方夸张地表现出输赢后的情绪。

  举例来说,赢的一方可以一边跳着「胜利之舞」一边骄傲地大喊「我是这个世界最厉害的掷硬币者!」而输的一方要表现出捶胸顿足、不敢相信。

  在这样输赢切换很快的情况下,对情绪的聚焦就如同一面镜子,让孩子看见心态失衡的自己,给他们留下思考的空间。

  为人父母,一方面我们要培养孩子能力,希望他的将来有更多的选择权、更有尊严、更加体面;

  另一方面,面对社会洪流,我们又愿他能永葆善良、懂得合作、利他并宽容,而不是最终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,因为我们知道这才是人生幸福的源泉,同时也是人生这场马拉松的决胜关键。



美图


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﹑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北京经济网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。
编辑QQ:2383424132 电话13681102741
Copyright © 2000-2013 www.jingjj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